近日,第八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省153所高校的32.55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人次近65万,项目报名数和参赛人次均创历史新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制药学部参赛项目《“晶”益求精——引领抗炎类药物结晶技术新纪元》喜获大赛省级金奖、《箭无虚发:癌细胞快速筛选——核仁靶向试剂的大用途》项目获大赛省级银奖、《“针”材实料——科技化开启检测新篇章》《“钠么稳”——钠离子电池电极研发》项目获大赛省级铜奖。另外一项《伤口愈疗新选择——新型超疏血液纳米纤维阵列敷料》冲入国赛。
本届大赛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互联网+”大赛回归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大赛引领作用,通过“互联网+”大赛牵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变以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等分组办法,变为新工科项目、新医科项目、新农科项目、新文科项目,通过大赛项目体现学科建设成效、学校办学特色。加快推动高校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培养观念陈旧、模式同质、活力不足等弊端,培育青年学子的创新创业基因,培养敢闯会创的创新创业生力军,由注重大赛项目的完整性变为注重学生在项目中的成长性,对学生的创意、研发、实践、行业企业调研等均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强大动能。化药学部省级获奖项目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晶”益求精——引领抗炎类药物结晶技术新纪元》
项目负责人:马源昌(化学与制药学部)
团队成员:韩雅琦(化学与制药学部)、卿钺坤(化学与制药学部)、马睿(化学与制药学部)、刘崎(化学与制药学部)、陈俊汝(管理学院)、王坤(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于帅、任寰、江克营、王珊珊、王宇彤
项目简介:课题组致力于抗炎类药物结晶过程研究,技术研究从结晶机理出发,依托于对药物的结晶热力学、动力学数据的测定,以及对药物晶型、形貌、粒度的精准调控策略,提出工艺优化方案并实施,对困扰药企的“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以过程分析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为创新优势,本项目将过程分析技术、结晶机理识别、过程工艺调控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四个部分集成到抗炎类药物结晶过程研究中,从实验室级别入手并逐步实现工业过程放大。
项目名称:《箭无虚发:癌细胞快速筛选——核仁靶向试剂的大用途》
项目负责人:王鑫(化学与制药学部)
团队成员:姚博轩(化学与制药学部),魏华(化学与制药学部),胡金双(化学与制药学部),周家睿(化学与制药学部),张彩云(化学与制药学部)
指导老师:杨升宏
项目简介:在众多生物医学评估指标中,核仁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理想靶点,而核仁的形态和数量变化是病理诊断和预测肿瘤或其他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核仁的靶向追踪监测对癌症预测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本团队自主研发了两种长发射波长产品绿色与红色荧光核仁靶向探针,相比商业核仁靶向荧光探针(SYTO RNA Select),成本降低了87.5%,为癌细胞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助力。
项目名称:《“针”材实料——科技化开启检测新篇章》
项目负责人:李雪梅(化学与制药学部)
团队成员:韩浩月(化学与制药学部)、乔瞾宇(化学与制药学部)、王杰(经济与管理学部)、王延豪(管理学院)、孟硕(经济与管理学部)、王宏宇(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纪文华、丁尚志、王宇彤
项目简介:传统检测技术包括样本处理、分析物提取、上机检测等过程,步骤繁多。本团队历时多年技术攻坚,制备多种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结合在线技术,将提取分离、进样、检测等一体化,解决了商业材料传质慢、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痕量物质检不出等一系列难题,实现了环境、食品等多类样本中痕量物质的高灵敏检测。
项目名称:《“钠么稳”——钠离子电池电极研发》
项目负责人:李欢(化学与制药学部)
团队成员:于聚鑫(化学与制药学部),李华鹏(化学与制药学部),杨辰雨(化学与制药学部),戴雨鑫(化学与制药学部),冯凯强(化学与制药学部),岳璇(经济与管理学部),孙晓彤(经济与管理学部),马锦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
指导老师:周国伟,何妍妍
项目简介:当前,锂面临资源匮乏、价格昂贵的问题,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对于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电极材料的需求日趋增多。本项目旨在研发高效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开发一种三维花状分级结构硫掺杂石墨烯包覆的二元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电极材料SnS2/NiS2@S-rGO。该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动力学速度快、赝电容贡献突出等优势,在众多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脱颖而出。